网站导航

新闻资讯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资讯 >
临床常用胶体溶液的特点你真的了解吗?
时间:2025-06-16 16:29 点击次数:75

  与晶体液不同,胶体成分不能自由通过完整的毛细血管壁,因此不能再分布到整个ECF间隙。

  通常胶体液用量仅相当于晶体液的1/6~1/2即可达到相同的血管内扩容效果。

  常用的胶体溶液有:全血或成分输血(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白蛋白)、羟乙基淀粉。

  一、白蛋白: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。输注白蛋白有助于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,与晶体液相比,能够更有效地增加血管内容量。但临床研究并没有发现白蛋白用于增加血管内容量,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影响优于晶体溶液复苏。白蛋白的平均分子量为69KD,血清半衰期为16小时。

  这两种白蛋白溶液均以等张盐水制备,其中20%白蛋白溶液因为盐负荷较低,故称为“低盐”制剂。5%白蛋白溶液的胶体渗透压为272,与血浆相似。20%白蛋白的胶体渗透为952,接近正常渗透压的4倍,所以,其扩容效果可达输注量的4~5倍。

  羟乙基淀粉是一种大分子支链葡萄糖聚合物,平均分子量为450KD,半衰期为2~17小时。

  这些制剂的胶体透压约为408。输注后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可持续2天。

  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是否可应用羟乙基淀粉尚有争议,建议最大用量不超过20ml/(kg.d)。

如果您有任何问题,请跟我们联系!

联系我们

Copyright © 2025 汇赢注册-汇赢登录-汇赢娱乐平台-首页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