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导航

新闻资讯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资讯 >
“中国只配做搬运工!”法国人大放厥词最终被一农民打脸
时间:2025-06-25 12:41 点击次数:54

  “中国只配做我们的稀土搬运工!”1970年,中国和法国普朗克公司谈判时,法国人无视中国诉求,大放厥词,最终被一农民彻底打脸!

  上世纪20年代初,中国地质科学事业刚刚起步。1927年为开发国内资源,政府组织了一批科学家前往内蒙古腹地的鄂博山,对那里的地质进行调查。由于当时处于战乱年代,科学家们草草完成了简单的勘察后便匆匆离去。他们发现鄂博山蕴藏着丰富的铁矿资源,却没有时间和条件进行深入的矿产勘测。新中国成立后,国家决定组织专家对鄂博山的矿产资源进行再次全面系统的考察。20世纪50年代初,一支100人的科考队伍在严寒的冬季来到了鄂博山。经过一个多月的勘查,科学家们激动地发现这里不仅稀土资源丰富,占全球已知铁矿41%,而且其稀土矿藏量高达全球91%,蕴含量极其丰硕。稀土作为一种特殊的金属混合物,对现代工业高科技发展意义重大。

  它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、电子信息、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和材料。如荧光粉、永磁材料等都是稀土的应用产物。但是,直接开采利用天然稀土矿石并不容易。原始矿石中含有17种稀土元素,需要通过复杂的化学分离提炼方法,将不同的稀土金属精确分离,才能用于相关先进技术的制造。当时中国刚刚走出战乱,国力空前疲弱。我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来开发这一宝贵的战略资源。

  为尽快打开稀土这一战略矿产的利用局面,政府决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,来帮助我们建立自身的稀土工业。20世纪50年代初,法国在稀土分离提炼技术上居于世界领先水平。

  为尽早掌握稀土开发利用的自主权,中国决定与法国著名的普朗克公司进行合作,提供稀土矿石,换取他们的提炼技术。但是谈判过程并不顺利。普朗克公司提出了许多苛刻的合作条件,这让中国代表团难以接受。

  比如法方要求矿石开采权属于中国,而产品的销售权必须归法国所有,中国不能参与中间的提炼工序,最终产品的利润也要听凭法国说了算。在稀土这个对中国意义重大的领域,我们无法接受这样的剥削和歧视。最终,在中方的强硬立场下,谈判以破裂告终。

  法国公司还公开嘲讽中国,这更加激发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独立自强、走自己路线的决心。为尽快掌握稀土开发利用的自主权,中国决心自行研发提纯技术。时任中科院院士的徐光宪奉命从江西的一个农业合作社返京,参与这一国家科技攻关项目。徐光宪根据自己的科研经验,提出研发一种新的溶剂萃取法。这种方法理论基础复杂,涉及稀土中17种元素的精确识别与分离。

  团队历经12年理论计算与实验考证,终于在1984年完全自主掌握了适用于稀土提炼的溶剂萃取技术。1988年,我们将自主研发的稀土产品同日本产品一起送检。

  结果显示我国稀土元素的纯度和均匀性都已超过日本同类型产品,名列世界前茅。从此中国稀土工业的关键核心技术获得成功突破。

  依托着自主可控的提纯技术,中国稀土工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飞速发展。在短短十年间,中国就成为全球第一大稀土出口国。

  高性能磁性材料、荧光粉等新材料的出现,也极大推动了高铁、LED显示器等高新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和制造。

如果您有任何问题,请跟我们联系!

联系我们

Copyright © 2025 汇赢注册-汇赢登录-汇赢娱乐平台-首页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