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开江苏店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潘虎白的办公室,一股墨香裹挟着凛然之气扑面而来。63岁的他刚经历肝切除手术,身体仍处于恢复期,但谈及企业蓝图时,声如洪钟,目光灼灼。
“商机如战机,稍纵即逝,必须果断出击!”这句话成为他商业决策的信条。凭借前瞻性战略眼光,他在建筑行业崭露头角后,又将目光转向电商领域。谈及跨界做电商的初衷,他直言:“一些电商平台抽佣较高,商家利润被挤压,消费者买到的商品价格虚高,这不是健康的商业生态。让消费者花更少的钱享受到更好的产品,才是数字消费的本质。”
作为公司掌舵者,潘虎白迅速组建团队调研评估,用大半年时间打磨出店汇盟的底层逻辑。他提出“联盟商家免费入驻,让利比例3%—20%”的模式,表面是“让利”,实则是“还权”——把定价权还给商家,把实惠还给消费者。
没有门槛并不代表没有要求。店汇盟通过引入与自建相结合的方式,构建覆盖生鲜、家电、美妆等品类的全产业供应链体系,对入驻商家和商品进行严格的质量审核和监管。一位山东莱芜的超市老板曾攥着他的手哭诉:“如果不是店汇盟,再有一个月店就关了。”这段经历让他更加坚定:店汇盟要做的不是生意,而是要成为打破行业乱象的“先行者”。
创业之路荆棘密布。平台运营初期,团队里有人担心“让利太多赚不到钱”,潘虎白拍着桌子吼道:“我董事长都不拿分红,你们怕什么?”他带头将个人收益投入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,每天凌晨3点起床写方案。他将“全员参战”的理念注入团队,要求办公室人员必须到市场一线去,会计要知道消费者喜欢什么商品,行政要能说出商家的痛点。这种模式让店汇盟上线万多家商户入驻,锻造出一支敢打硬仗的“商业铁军”。
潘虎白始终认为,企业的发展不仅关乎自身利益,更承载着诸多期待与责任。他发起“就业扩容计划”,专门为下岗工人等群体开设培训课程,提供市场拓展、供应链管理等岗位,目前已解决5000多人就业。
在徐州经开区大黄山街道坡里村,他迁走公司时留下价值不菲的办公用房,让村委会收租金搞建设;汶川地震次日,他带着50万元现金冲进灾区,冒着余震风险送到受灾群众手中。这些善举看似零散,实则一脉相承,都是他回馈社会的坚定行动。
如今,他每天仍坚持复盘店汇盟的战略:“技术要迭代,团队要成长,社会痛点在哪,我们的战场就在哪。”潘虎白的目光投向远方:“店汇盟要做千亿级平台,不是为了市值,而是为了让农村的农产品卖出去,让城市的消费者敢花钱,让中小企业活得下去。”在他眼中,商业从来不是零和博弈,而是“让每个参与者都成为生态的共建者”。(马思为)